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电商资讯

曹国伟如何控制新浪的(这三次决策,改变了我和新浪的未来)

2022-05-12 09:24:54 公众号: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简介人们总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事实上必须由你自己做出那些改变。互联网的天,说变就变。近日,新浪(SINA)公布二季度财报的同时,也宣布新浪就私有化交易达成最终协议,同意以每股43.3美元被NEW WAVE私有化。NEW WAVE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掌控。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着新浪的私有化,作为掌门人的曹国伟又一次被推上了...

人们总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事实上必须由你自己做出那些改变。

image.png

互联网的天,说变就变。

近日,新浪(SINA)公布二季度财报的同时,也宣布新浪就私有化交易达成最终协议,同意以每股43.3美元被NEW WAVE私有化。NEW WAVE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掌控。

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着新浪的私有化,作为掌门人的曹国伟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他是力图安稳的取巧者,也有人说他是大胆激进的推进者。

但无论是取巧还是推进,他都无可置疑是那个裹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争议里的“鲶鱼”,致力走在变革的最前端。

从加入新浪开始,秉持着“决策是领导的关键”的曹国伟,曾用三次看似不可能的决策改变了新浪的未来。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次决策:开拓未来

1999年,35岁的曹国伟辞去了美国普华永道注册会计师一职,准备去更宽广的平台迎接更大的人生挑战。

彼时美国硅谷的公司正纷纷向他递去橄榄枝,面对着邮箱里成山的邀请邮件,曹国伟却犯了难。

最后挑来挑去,他只看好了两家巨头公司。可两个公司的职位待遇都差不多,反复权衡下,曹国伟还是难做决定,干脆跑去问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多年的朋友茅道临。

出人意料的是,茅道临没有从曹国伟A和B的选项里给他建议,反而满脸诚恳的反问道:

“干脆两家都不选,跟着我干怎么样?”

一个敢问,一个也敢答。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曹国伟便以新浪财务副总裁的身份加入了新浪团队。

彼时,新浪正因“在中国经营的互联网企业无法直接到海外市场进行融资”的政策陷入难上市的僵局。

而曹国伟一来,就要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在不触犯政策规定的情况下运作新浪上市,这在当时无异于登天之难。

可曹国伟却毫不畏惧,在研究透政策规定和新浪的情况后,他果决的做下自己加入新浪后的第一个决策:拆分!

作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曹国伟把新浪的技术和互联网媒体服务拆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公司,再通过各种协议和权利又将两个公司“捆绑”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新浪不仅合法避开了中国法律禁止外资介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法规,还拿到了国外的投资,并且成为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门户网站,可谓是一箭三雕!

而曹国伟的做法也为想要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开创了先河,专业人士将其称之为“新浪模式”,一直到今天,中概股还用这种架构和模式在海外敲钟。

“以前参与过很多家企业的上市,但就没见过新浪这么难的,”曹国伟回忆道,“我记得当时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就先后提交了八份。”

但正是因为这份果断的决策,才让更多的中国企业看到了海外上市的可能性并付诸于实践,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而新浪更是在上市后获益良多。在上市筹得大量融资后,曹国伟当机立断收购了广州讯龙和深圳Crillion两大无线增值业务公司,让新浪一举跻身无线增值领域的头部位置,并且开始实现盈利。

一时间,曹国伟众多荣耀加身、赞誉不断,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得。

因为他知道,更难的还在后面,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次决策:艰难挺立

2005年,曹国伟陪着家人在澳洲度假。

他陪孩子玩儿的正高兴时,猝不及防的,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曹国伟当时就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儿,看到来电显示上是盛大ceo陈天桥的电话时,这种“不对劲”的感觉被推向了顶峰。

当时新浪股价因中概股的问题而一路下跌,不少人纷纷抛售了手中的新浪股票。

而盛大的陈天桥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购入大量的新浪股票,意欲获得新浪的实际控制权。

曹国伟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买了回去的机票,召集团队商量对策。

四天后,曹国伟拍板抛出了一份“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一旦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半价增持公司股票。

这也就意味着,盛大无法再增持新浪的股票,而已经购入的那些股票也根本没有话语或决策权,新浪将实际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曹国伟决策一出,业内哗然。谁也没有见过这种玩法!

“这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首次一个亚洲公司对另一个亚洲公司进行‘没有想到的’收购。无论对法律界还是投资银行界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事情。”业内评价道。

曹国伟二战大捷,新浪也由此避免落入旁人之手的危机,从此新浪“乘风破浪”,一举开拓了互联网“大唐盛世”,而曹国伟也成为了新浪的CFO。

但即使众多荣耀加身,在时代激流的冲刷下,新浪和曹国伟d原本轻松自在的日子也不可避免的艰难起来。

第三次决策:突破重围

根据新浪年报显示,2019年,新浪总营收为21.63亿美元,同比仅增3%,其中17.67亿美元来自微博。

这也就意味着,占据了80%新浪总营收的微博,在新浪的业务体系内有着绝对核心的地位。

前有抖音、快手来势汹汹,后有b站、微信和今日头条虎视眈眈,手里至今只有微博一张王牌的新浪,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僵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在2015年,曹国伟就提出了私有化意向,并认购了1100万新发行的普通股。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虽然曹国伟增持股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来微博在股权结构和管理层设置上遗留下来的难题,但是对于新浪的根本性营收问题却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即便如此,曹国伟仍旧坚持私有化,意欲从新浪的管理层上下手,改善分散的股权以为新浪解困。

虽然不知道彻底私有化的方法是否能够解决新浪多年来的积弊,但从中却可以窥见曹国伟当年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一往无前的模样仿佛还是当年那个敢说敢做敢想的青年。

而无可置疑的是,一旦私有化成功,曾两次于危难之中拯救新浪的曹国伟,将会延续并创造新的奇迹,又一次成为历史的开拓者。

作者:吴昕


Tags:

随机图文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